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6 09:21:24
◎信用債ETF將試點開展質押式回購業務,多家公募機構準備申請。
◎數據統計顯示,公募基金經理人數目前已接近4000人大關。
◎3月25日,廣發基金公告,劉格菘管理的一只產品新增兩位資深基金經理搭檔。
每經記者 肖芮冬 每經編輯 葉峰
|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
NO.1 國聯基金劉魯旦離任副總經理
3月25日,國聯基金發布公告稱,劉魯旦因個人原因,于3月21日離任公司副總經理。上述變更事項,已經國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并將按相關規定向監管部門報備。
NO.2 有不法分子冒充中基協發處罰公告
3月24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嚴正聲明》,近日接到舉報,有不法分子通過偽造協會印章、公文等方式,假冒協會名義對外發布證監會行政處罰公告,或者冒用協會名義發布采取罰款、關閉出入金通道、賬戶凍結等處罰或限制措施的文件。協會并未發布過相關公告,其所蓋公章系偽造,“罰款、關閉出入金通道、賬戶凍結”等均不屬于協會紀律處分措施,協會不會也無權對行業機構及投資者采取前述罰款等處罰或限制措施。
請行業機構和廣大投資者務必提高防范意識,注意辨別判斷,謹防上當受騙。如發現不法行為,請及時收集保存證據,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此外,中基協還附上了冒充協會蓋章的假通知。該則假通知公告日期為3月16日,處罰金額9593.07萬元,違規行為是內幕交易,還責令3月19日之前完成繳納。
NO.3 信用債ETF可質押式回購,多家公募將啟動申請
據悉,多家公募機構將于近期啟動旗下信用債ETF作為通用質押式回購擔保品的申請。
上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通知,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信用債ETF產品試點開展交易所債券通用質押式回購業務,明確了資格標準、申請與受理程序及持續期管理要求等事項。
據了解,平安基金、海富通基金等公募機構已表態旗下產品符合條件。按照通知中產品規模不低于20億元的要求初步篩選,除上述公募機構外,易方達基金、博時基金、華夏基金、天弘基金、廣發基金等公募機構旗下產品規模也滿足要求。
NO.4 公募基金經理即將突破4000人
2025年以來,公募基金業績回暖,新基金發行市場表現活躍,基金產品數量擴容,基金經理隊伍也在不斷壯大。Wind最新數據顯示,國內公募基金經理人數已經超過3990人,即將歷史首次超過4000人的整數大關。
NO.5 債基又現“爆款”
3月24日,大成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一只債券于3月12日開始募集,現決定提前結束基金募集,認購截止日提前至3月26日,從2025年3月27日(含當日)起不再接受投資者的認購申請。
據了解,該基金為二級債基,設置了60億元人民幣(不包括募集期利息)的募集規模上限。
此外,近日還有兩只剛剛成立的利率債基,也均因募集規模接近60億元的募集上限而提前結束募集。
NO.6 劉格菘迎來兩位“黃金搭檔”
3月25日,廣發基金公告,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混合(LOF)增聘基金經理陳韞中、吳遠怡。
履歷顯示,陳韞中擁有9.2年的證券投資管理從業年限,曾任職于上海南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南垚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2019年2月加入廣發基金,曾任研究發展部行業研究員,目前在管基金包括廣發科技動力股票、廣發成長啟航混合、廣發中小盤精選混合。
吳遠怡擁有13.4年證券投資管理從業年限,曾任申銀萬國研究所股票研究員,惠理基金(香港)權益高級研究員、副基金經理,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股票部權益投資經理。2020年8月3日加入廣發基金,目前在管基金包括廣發成長領航一年混合、廣發價值核心混合、廣發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混合、廣發科技創新混合、廣發創新升級混合。
NO.7 謝治宇調倉金地集團
3月25日,金地集團披露2024年年報,在最新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謝治宇的興全合潤首次現身,持股3389.25萬股。根據基金2024年四季報披露數據,金地集團未進入興全合潤前十大重倉股序列。
NO.8 3月25日ETF行情復盤
3月25日,市場全天震蕩調整,截至收盤,滬指跌0.00%,深成指跌0.43%,創業板指跌0.33%。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26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925億元。板塊方面,煤炭、化肥、航空機場等板塊漲幅居前,而船舶制造、通信服務、互聯網服務等板塊回調居前。
具體來看,標普500ETF領漲6.25%,兩只沙特ETF進入漲幅榜前列;此外,煤炭ETF也有所表現。
下跌方面,港股汽車ETF、港股通汽車ETF、港股科技30ETF等跌幅超過3%。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