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6 07:58:44
每經記者 宋欣悅 每經編輯 高涵
|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
NO.1 李開復稱DeepSeek將中美AI差距縮小至3個月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25日報道,中國初創企業零一萬物首席執行官李開復說,在人工智能(AI)發展方面,中國已將與美國在某些領域的差距縮小至僅3個月,因為中國初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等公司已經研究出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芯片和應用算法。李開復說:“之前我認為差距是6到9個月,在各方面都落后。現在我認為,在一些核心技術上可能落后3個月,但實際上在某些特定領域領先。”
點評:李開復關于中美AI差距縮小的言論,凸顯中國AI企業的快速進步,可能增強市場對中國AI領域公司的信心。這一動態對AI和半導體相關行業板塊產生積極影響,提升投資者對國內AI技術發展的預期。整體而言,此觀點可能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中國科技行業的全球競爭力,對整體市場情緒產生正面推動。
NO.2 OpenAI推出GPT-4o原生圖像生成功能
當地時間3月25日,OpenAI在一場線上直播中宣布,正式推出GPT-4o原生多模態圖像生成功能。與OpenAI的DALL-E 3圖像生成模型不同,GPT-4o的原生圖像生成功能直接基于模型本身的多模態能力,實現從文本提示到圖像生成的直接轉換。除了文生圖之外,GPT-4o還支持一系列實用功能,為用戶提供更加靈活和個性化的圖像創作體驗。用戶可以通過語言指令對生成的圖像進行自定義操作,實現更加精細的圖像控制。
點評:OpenAI推出GPT-4o原生圖像生成功能,標志著AI技術在多模態領域的重大突破,可能增強市場對其創新能力的高度認可。此動態對AI和圖像處理相關行業板塊產生積極效應,提升相關公司技術領先地位的預期。整體來看,GPT-4o的推出可能進一步激發投資者對AI技術未來發展的興趣,對科技股的整體市場情緒產生正面影響。
NO.3 谷歌發布Gemini 2.5 Pro實驗模型
當地時間3月25日,谷歌發布了Gemini 2.5 Pro實驗模型,并且集成思考模式。Gemini 2.5 Pro在大模型競技場上的表現卓越,特別是在編碼、數學及科學推理方面的強大能力。谷歌DeepMind CTO Koray Kavukcuoglu在博客中稱,“通過結合顯著增強的基礎模型與改良的后訓練技術,我們在Gemini 2.5上達到了新的性能水平。”他進一步表示:“未來,我們將把這些思考能力直接內建到我們所有的模型中,使其能夠處理更復雜的問題。”
點評:谷歌發布Gemini 2.5 Pro實驗模型,展現了其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可能增強市場對其技術創新能力的認可。此進展對AI和機器學習行業板塊產生積極影響,提升相關領域公司的市場關注度。整體而言,Gemini 2.5 Pro的推出可能促使投資者對AI技術的發展前景持更加樂觀態度,影響科技股的整體市場情緒。
NO.4 蘋果宣布全球開發者大會6月9日舉行
當地時間3月25日,據外媒報道,蘋果正在下單購買價值約10億美元的英偉達GB300 NVL72系統。按每臺服務器370萬至400萬美元計算,這相當于約250臺服務器。Loop Capital分析師Ananda Baruah透露,蘋果正與服務器制造商戴爾、超微電腦合作,共同打造支持生成式AI應用的大型服務器集群。此外,3月26日,蘋果官網發布消息,將于2025年6月9日至13日在線舉辦其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WWDC25對所有開發者免費開放。
點評:蘋果訂購英偉達GB300的消息,凸顯其在AI領域的戰略布局,可能增強市場對其長期競爭力的信心。對英偉達而言,此訂單將是一大利好,有望提升其在AI芯片市場的地位。同時,此舉可能為服務器供應商戴爾和超微電腦帶來新的商業機遇,影響相關行業板塊的市場預期。總體來看,這一動態可能影響市場對AI技術發展的看法。
NO.5 阿里蔡崇信警告:美國廠商的AI數據中心建設出現“泡沫”
3月25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在香港舉行的匯豐全球投資峰會上表示,美國廠商的AI數據中心建設可能正在形成泡沫。蔡崇信強調,大型科技公司、投資基金和其他機構紛紛競相建立AI訓練服務器基地,這種趨勢開始顯得有些盲目。許多項目在建設時并沒有明確的客戶。“我開始看到某種泡沫的萌芽,”蔡崇信對與會代表們說道。他還補充說,一些規劃中的項目在尚未獲得“需求”協議的情況下就開始籌集資金。
點評:蔡崇信對AI數據中心建設泡沫的警告,可能促使市場重新評估相關公司的增長前景和投資風險。這一言論可能對涉足AI基礎設施的公司股價產生影響,投資者可能更加審慎考量其投資決策。同時,該觀點可能引發對整個科技行業投資過熱現象的關注,影響相關板塊的市場情緒。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