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6 18:08:08
每經編輯 魏小靜
2024年,麗珠集團的“組合拳”顯現出成效。
這一年里,麗珠集團主營業務穩步前進,實現營業收入118.1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61億元。也是這一年,麗珠集團在研發上的布局更加清晰——45個在研項目中,創新藥、高壁壘復雜制劑、高臨床價值產品達到23個,且消化、生殖、精神神經、自免和代謝領域均有競爭力的藥物進入申報上市或臨床三期等后期階段。
國內大牌藥企聚焦做創新藥的不少,但趕上2015年之后這一輪創新潮的屈指可數。麗珠集團作為其中一員,多年來緊扣“創新是藥企的責任和命脈”這一關鍵命題,堅持自主研發創新和BD雙輪驅動,為未來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展望未來,麗珠集團將持續提高產品可及性,解決更多尚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開啟成長新周期。
過去幾年,醫藥行業表現整體承壓。作為創新性綜合醫藥企業,麗珠集團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格局,穩中求變,每一步都走得堅實。2024年,公司眾多細分領域的重點研發項目逐漸高效落地,麗珠集團的硬核研發實力也隨之展現出來。
消化道領域是麗珠集團長期以來的優勢領域,繼家喻戶曉的麗珠得樂后,公司自主研發的艾普拉唑是我國抗潰瘍藥首個1類創新藥,該系列產品已在臨床應用超過10年,市場覆蓋廣泛,并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今年2月艾普拉唑片劑的競品獲批,麗珠集團在艾普拉唑市場長達十年的壟斷地位被打破。艾普拉唑之后,麗珠將如何繼續扛起消化道領域的大旗?
麗珠集團的“解法”是打好產品組合拳。一方面,適度降價,是麗珠集團應對挑戰的“主動”出擊。另一方面,繼續在消化領域的前沿藥物構建競爭壁壘。
今年2月,麗珠集團開發的注射用JP-1366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適應癥為消化性潰瘍出血。目前,全球尚無P-CAB類藥物的注射劑上市。此外,P-CAB產品JP-1366片已正式啟動三期臨床研究,適應癥為反流性食管炎,未來適應癥有望拓展至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
麗珠集團表示,JP-1366系列藥物的開發,將進一步豐富公司在消化道領域的產品管線,擴充產品矩陣。在臨床應用中,注射用JP-1366與公司的艾普拉唑、雷貝拉唑等PPI藥物有望實現協同用藥。
從2015年的一致性評價政策到2018年的集采大幕開啟,再到近年來的醫保談判,從頂層設計到下游產業的一系列舉措重塑了醫藥產業的價值導向,中國藥企從創新追隨者逐步轉變為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力量。
麗珠集團也在產業升級的浪潮下不斷向前。與biotech對外部資本依賴性更大有所區別,綜合型大藥企對創新藥布局策略往往更加理性、穩健,也更有話語權。一款新藥從無到有,需要巨大的時間和經濟投入,擁有多年歷史沉淀的企業更偏好結合既有產品管線來尋找更優的創新標的。
解析麗珠集團的研發路徑可以看到,它以“臨床價值導向+差異化創新”為研發主線,圍繞消化道、生殖、精神神經等優勢核心領域,持續加強創新迭代,形成具有優勢的產品矩陣。
比如在消化道領域全面布局不同劑型、不同適應癥的產品;在輔助生殖領域,完善從促排卵、黃體支持到誘發排卵的全周期產品,以及生物藥和化學制劑的雙軌布局;在精神神經領域,則是覆蓋各臨床研發階段、精神分裂到抑郁、短效和長效的不同組合。
同時,麗珠集團還積極向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抗感染以及代謝、心腦血管等慢病領域戰略賽道延伸。
在醫藥行業領域,企業的創新不僅需要依靠自身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科研能力,推動藥物研發的每一個關鍵環節。還可以通過與同行、科研機構的合作,共享知識、技術和經驗加速自身的發展。
因此除了不斷提升自主創新的能力,麗珠集團還在積極商談國內引進項目的部分或全部的全球權益,押寶多個有競爭力的早期臨床產品。2024年引進的6個項目中有5個為創新藥,其中KCNQ2/3激活劑NS-041,抗感染領域DHODH抑制劑SG1001,都具有同類極佳潛力。
對于未來的創新思路,麗珠集團也回應稱,公司已建立起緩釋微球、抗體類藥物、重組蛋白疫苗等特色技術平臺,重點產品以創新藥、高壁壘復雜制劑以及其他獨家產品為主,在藥物市場上具有良好的競爭格局及臨床價值。在核心領域,也已經不同程度建立了有梯度、具有獨特性和高臨床價值的研發管線,讓中國患者用上高質量的好藥,是藥企的使命。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