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31 16:29:21
自2025年起,《每日經濟新聞》金融自媒體測評工作組隆重推出金融自媒體榜。首個測評系列聚焦于微信公眾號,測評小組從導向性、客觀性、專業性、可讀性和傳播性五大維度進行測評,并公布綜合得分前十的金融自媒體公眾號。
每經編輯 馬子卿 張益銘
測評對象:測評組在賬號池中挑選出本周期內更新頻率排名靠前的20個賬號。
測評周期:本次測評統計周期為2025年3月10日(含)至2025年3月23日(含)。
測評維度:導向性、客觀性、專業性、可讀性和傳播性五大維度。
達·芬奇留存于世的手稿中,每一頁密密麻麻的筆記都凝聚著智慧結晶。在AI大模型眨眼間生成數萬字的今天,內容數量早已不再稀缺,"質量為王"正在成為最核心的競爭法則。
在金融領域,哪些金融垂類自媒體更受讀者青睞?自2025年起,《每日經濟新聞》金融自媒體測評工作組(以下簡稱“測評組”)隆重推出中國金融自媒體測評系列,測評聚焦于微信公眾號。
最新發布的第五期榜單顯示,排名前十的金融自媒體賬號依次為:“13個精算師”“城商行研究”“金融人事mini”“葉檀財經”“表舅是養基大戶”“行長高參”“獨角金融”“財經野武士”“消金界”以及“跨境金融監管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13個精算師”已多次蟬聯榜首,“金融人事mini”“城商行研究”等賬號也持續穩居前十。這些頭部賬號內容究竟具備哪些質量優勢?又掌握了什么制勝密碼?
本期測評中,“13個精算師”憑借導向維度(16.13分)、客觀維度(16.38分)、專業維度(16.25分)以及傳播維度(14.17分)的四項高分,再次奪得綜合排名第一。該賬號已連續五期進入前十,并第三次登頂,回顧既往評分表現,其核心優勢在于數據驅動和行業洞察,即“客觀維度”和“專業維度”較為突出。
例如,其本期高評分文章《74家壽險公司個代渠道保費排名榜:國壽第一、平安第二,泰康和友邦增速持續超市場……》通過柱狀圖、折線圖及保險公司規模分檔對比,從直觀數據中得出結論——盡管此前個貸渠道改革,但當前仍是人身險公司第一大渠道,并展現了壽險個代渠道“量減質升”的轉型現狀。
本期測評文章中,公眾號“訴責論談”的《訴責一姐分享:我們拒保同業承保的借貸案件,咋就引發了2500萬的索賠?》奪得“客觀維度”和“專業維度”兩項最高分。測評組注意到,該公眾號聚焦于保險領域下的細分切口訴責險,本期文章剖析了訴責險承保中的“隱蔽雷區”,并從案件背景、案件疑點、風控介入、決策博弈、案件后續、深度反思、專業警示到最終總結,細致分享了親歷案件過程及思考。
在專業門檻較高的金融領域,十萬級閱讀量的爆款文章實屬不易。然而"葉檀財經"最新發布的《什么情況?挖掘機突然賣爆了》卻成功突破這一“天花板”,成為本期榜單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這篇文章巧妙地以"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挖掘機銷量卻逆勢大漲"這一反常識現象為切入點,通過系統梳理基建投資數據和二手設備出口情況,最終得出"國內基建需求疊加海外市場拓展"的雙輪驅動結論。在保證數據詳實、邏輯嚴密的同時,也保持了較高的可讀性。
觀察"葉檀財經"的成長軌跡可以發現,該賬號的排名呈現持續上升態勢:從第三期的第九位,到第四期的第七位,再到本期躍居第四位。測評小組分析認為,該賬號的選題敏感度和內容傳播力構成了核心競爭力,其往期爆款文章均精準捕捉了市場關注焦點。
同樣值得研究的是"城商行研究"的爆款之道。該賬號于本期產生了另一篇閱讀量“10萬+”文章——《最年輕股份制銀行行長即將誕生了》。其配合關鍵人事任免文件等材料,簡明扼要地報道了恒豐銀行"80后"副行長白雨石擬任行長的重大人事變動。
除了上述綜合類頭部賬號外,本期榜單中還有著一批通過垂直領域深耕,實現差異化競爭的優質賬號。這些自媒體雖然受眾范圍相對有限,但憑借在細分領域的專業積累和獨特視角,成功建立了穩固的內容護城河。
以"金融人事mini"為例,該賬號專注于金融機構高管變動這一細分領域,持續提供及時、準確的人事任免信息,成為許多從業者的必看資料。排名方面,金融人事mini本次榜單排名第三,連續五期保持了綜合得分前三的較高名次。
此外,“跨境金融研究”也已是第四期進入榜單前十名,該賬號聚焦海外金融政策解讀,為從事跨境業務的金融機構提供專業的合規指導。
這類垂直賬號的成功實踐也表明,在金融自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選擇適合自己的細分賽道進行深度耕耘,并持續提供某一領域的專業、獨家內容,同樣能夠贏得穩定的讀者群和行業影響力。
十大金融自媒體高流量作品·第5期
13個精算師:《74家壽險公司個代渠道保費排名榜:國壽第一、平安第二,泰康和友邦增速持續超市場??》
城商行研究:《最年輕股份制銀行行長即將誕生了》
金融人事mini:《工行多家一級分行行長調整》
葉檀財經:《什么情況?挖掘機突然賣爆了》
表舅是養基大戶:《潘行講話了》
行長高參:《六大國有銀行職級劃分》
獨角金融:《湘財股份“吞下”181億大智慧,能否打造下一個“東方財富”?》
財經野武士:《兩度流拍之后,中原銀行再次5.6折拍賣超11億股股權》
消金界:《催收國標正式實施!》
跨境金融監管研究:《VIE架構》
附錄:測評方法
本系列測評方式,為測評組首先進行集體推薦,通過不同渠道海選出60余個金融類自媒體微信公眾號,組成初始賬號池,初始賬號池會持續動態調整。初始池內的自媒體賬號需滿足以下標準:非機構媒體賬號、非金融機構賬號;主要報道方向為銀行、保險、第三方理財、債券、支付、信托等金融行業;主要報道內容為行業新聞、獨家消息、數據分析等市場信息。
在每個測評周期(兩周),測評組在賬號池中挑選出測評周期內更新頻率排名靠前的20個賬號,組成20組測評對象。在此基礎上,測評組將從導向性、客觀性、專業性、可讀性和傳播性五大維度對這20組對象進行評分。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測評組對于“導向性”和“客觀性”實行“一票否決”,即:納入當期測評的文章如果存在明顯的導向性或客觀性問題,則剔除出當期測評范圍。
(作者丨每經測評工作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