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7 21:57:14
◎新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實施后,預包裝食品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
◎鐘凱表示,禁用“零添加”就是重申“允許使用的都是安全的”這個基本底線,引導食品行業將研發重心回歸到工藝創新和營養升級,而不是在既不代表更安全,也不代表更健康的“零添加”上無效“內卷”。
每經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陳星
3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對外發布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和《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兩項標準對預包裝食品標簽上應當向消費者展示的內容及各項內容的規范展示要求做了優化與升級,上述兩個標準設置了2年的過渡期。
記者注意到,新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實施后,預包裝食品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禁用“零添加”就是重申“允許使用的都是安全的”這個基本底線,引導食品行業將研發重心回歸到工藝創新和營養升級,而不是在既不代表更安全,也不代表更健康的“零添加”上無效“內卷”。
為什么禁用“零添加”?鐘凱認為,核心原因在于,首先,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經過嚴格的風險評估,合規使用并沒有食品安全問題。
其次,“零添加”背離了食品工業發展的現實。實際上大多數食品的生產都不可能完全脫離食品添加劑,配料可以帶入食品添加劑,加工過程可能需要加工助劑。即使配料表沒有食品添加劑,產品里也可以有食品添加劑的同款成分,比如苯甲酸、山梨酸(植物天然含有)等。
另外,“零添加”的小聰明比比皆是,嚴重誤導和干擾消費者選擇,形成了不公平競爭。比如沒有加防腐劑,但是有其他類的添加劑;沒有苯甲酸,但是有山梨酸(都是防腐劑);滅菌產品聲稱沒有防腐劑(本來就不需要);沒有任何甜味的產品聲稱“零甜味劑”等。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中心主任朱蕾表示,新標準強化了定量標示要求,就是要規范行業亂象,引導正確消費認知。
此外,記者注意到,本次公布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增加了數字標簽的標示要求,有效實現食品標簽信息“可聽”“可播”“可放大”等功能,切實提升消費者閱讀標簽的體驗感和企業通過標簽傳遞食品相關信息的效力。
“數字標簽沒有版面限制,食品的配料表、貯存條件、營養成分等信息將更加便捷易獲取。同時,也可以豐富監管手段。”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一室副主任于航宇介紹。
根據新版標準要求,對數字標簽掃碼后,一級頁面即展示標簽信息,不得設置影響消費者閱讀標簽的干擾因素,如彈窗、信息采集頁等。
朱蕾介紹,推廣食品數字標簽,讓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就能通過語音、視頻等獲取食品安全與營養等相關信息;將保質期調整為保質期到期日,且按照年、月、日的順序來標示,讓消費者挑選食品時不用再換算等。
記者注意到,新版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要求,強制標示內容在原來基礎上增加飽和脂肪(酸)和糖兩項,同時增加標示“兒童青少年應避免過量攝入鹽油糖”。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鄧陶陶介紹,高鹽、高脂、高糖等不合理膳食是引起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險因素。落實減鹽、減油、減糖“三減”健康生活方式,需要完善營養標簽,方便消費者根據需要控制能量、脂肪、糖等的攝入。
鄧陶陶介紹,為引導食品產業營養化轉型和飲食健康消費,新標準還允許企業采用圖形、文字等方式對營養標簽進行補充說明,比如可以使用消費者熟悉的油和鹽替代脂肪和鈉,用“卡”替代“千焦”,也可以使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寶塔圖形和核心推薦條目來宣傳合理膳食和“三減”。
此外,《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完善了營養成分含量要求,新增了脂肪代謝異常配方等六大產品類別,為特殊醫學狀況嬰兒提供精準營養支持。《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和《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標準擴大了產品品類,調整了營養成分指標和添加糖的供能比,更好地滿足嬰幼兒營養健康需求。
朱蕾表示,這些標準聚焦民生關切和產業發展需求,旨在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維護公眾健康,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