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第一省會,重回人口增長大戶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8 23:00:41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如火如荼,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版圖,廣州也處在產業轉型升級的調整期。隨著人口開始向中西部地區回流,單向的“孔雀東南飛”變成雙向流動,如何持續吸引人口流入、優化人口結構,無疑是廣州面臨的重大考驗。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800752

3月27日,廣州市統計局公布2024年廣州市人口規模及分布情況。數據顯示,2024年末,廣州常住人口達1897.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1萬人,增長0.8%,占全省比重14.85%,穩居全省人口第一大市位置。

另外,2024年末,廣州戶籍人口1075.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41萬人,增長1.74%。從機械變動情況上看,全市戶籍遷入人口16.52萬人,機械增長人口12.47萬人,對戶籍人口增長貢獻率達67.7%,是戶籍人口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解讀:從已公布人口數據的城市來看,2024年廣州15.1萬的人口增量,在全國僅次于深圳(19.94萬人),高于合肥(14.9萬人)、長沙(10.39萬人)及杭州(10.2萬人)等熱點城市。

很長時間里,廣州一直是絕對的人口流量大城。2010-2020年,廣州常住人口增加598萬人,高居全國第二。不過近年來,廣州一度面臨人口吸引力下降的質疑。

2021年末,廣州常住人口達到1881.06萬人,僅比上年增長7.03萬人。相比此前年均40萬以上的人口增量,堪稱“斷崖式下降”。從全國范圍看,也低于成都、杭州、寧波、鄭州、南京等多個重點城市。到2022年末,廣州常住人口更罕見出現負增長,比上一年下降7.65萬人。

不過,在常住人口規模出現階段性收縮之后,廣州重回正增長軌道,2023年末,廣州常住人口達到1882.70萬人,比上年增加9.29萬人。而從最新人口增長數據來看,廣州正在重新回到自己“人口流量大城”的位置。

盡管如此,廣州也并非沒有隱憂。

此前,廣州媒體曾在分析廣州人口流入結構時指出,2023年廣州外來人口中,省外流入約占六成,省內流入約占四成。省外流入最多的是湖南、廣西、湖北等省份。省內流入主要來源地最多的是湛江、茂名、揭陽等。

人口流向與產業密切相關。從流向分布來看,2023年廣州人口增量排名前三的鎮街為:以牛仔紡織服裝產業為代表的增城區新塘鎮、以箱包皮具制造產業為代表的花都區獅嶺鎮、以服裝快時尚產業為代表的番禺區南村鎮。

顯然,這依然是相對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如火如荼,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版圖,廣州也處在產業轉型升級的調整期。隨著人口開始向中西部地區回流,單向的“孔雀東南飛”變成雙向流動,如何持續吸引人口流入、優化人口結構,無疑是廣州面臨的重大考驗。

#動向

云南啟動地震應急四級響應

央視新聞消息,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發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緬甸地震震中距我國邊境線最近約294公里,距云南瑞麗市政府駐地約310公里,距昆明市政府駐地約776公里。14時32分,震中附近發生6.4級余震。云南德宏、臨滄、保山、西雙版納、麗江、大理等地震感強烈,楚雄、昆明等地震感明顯。云南省應急管理廳第一時間安排部署,云南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啟動地震應急四級響應,云南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啟動自然災害救助四級應急響應,云南省應急管理廳立即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廣州發布“投資發展10條”

3月28日,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主辦“廣州產業空間及投資機遇推介活動”,發布《廣州市進一步促進企業投資發展若干措施》(投資發展10條),上線“廣州市可招商土地超市”平臺,向全球投資者發出“投資廣州、投資未來”誠摯邀約。廣州“投資發展10條”從推行“拿地即動工”模式、降低用地取得成本、優化產業用地供給、優化要素資源供應、減輕企業履約負擔、簡化項目施工報建事項等10個領域全面優化產業版營商環境。

廣東首條半固態儲能電池產線投產

廣州日報消息,3月28日,廣東首條半固態儲能電池產線投產儀式在珠海舉行,該產線在全球范圍內首次量產大容量314Ah(安時)半固態電池產品,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在新型儲能領域實現從技術攻堅到產業化落地的關鍵跨越。

北京發布215個招商合作項目

3月28日,在2025年“投資北京”大會上,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科技服務三大萬億級產業集群和人工智能、智能裝備等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北京市發布招商合作項目共215個,招商總額954.5億元。

湖南將舉辦AI自動駕駛競速比賽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湖南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提出,實施“人工智能+消費”促進行動,加速推動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推廣。舉辦AI自動駕駛競速比賽。加快培育低空經濟,充分釋放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動能,拓展低空應用場景、優化低空消費服務。積極布局文化和科技融合,以IP賦能,圍繞線上演藝、數字文博、微短劇、社交電商等新文化業態,結合文旅、電競賽事等線下實景或資源,構建多元化消費生態。

#數讀

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4件

3月2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截至2024年底,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4件,提前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預期目標。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效發明專利量達到134.9萬件,同比增長15.7%。高校和科研機構新增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比重提高到70.4%。

據悉,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持續組織開展新增專利的盤點工作,不斷擴充專利轉化資源庫。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撐產業鏈重點企業加強與高水平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協同創新,培育高價值專利組合。健全轉化運用情況向專利申請端傳導反饋機制,根據后端轉化效果改進前端申請和審查政策。

#放榜

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500強,河南入選數量居首

近日,賽迪顧問園區經濟研究中心對外發布《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500強》,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湖南位于前五,是入榜數量頭部梯隊。

省級開發區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24年,我國省級開發區總數量2200余個,地級行政區覆蓋率超過90%。從區域分布看,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湖南位于前五,入榜開發區數量達到30個及以上,入榜開發區總數量共171個,是入榜數量頭部梯隊;四川、安徽、湖北等地入榜開發區總數量共264個;北京、上海、新疆等地入榜開發區總數量共65個。

相關研究顯示,目前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面臨管理體制機制亟待理順、同質化發展與競爭加劇、創新支撐產業發展能力不足、產業鏈價值鏈能級不高四大突出問題。為此,研究建議,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上尋求新動力,在強化園區頂層設計上尋求新突破,在探索科技與新質生產力中尋求新變革,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尋求新模式。

#人事

吉林省副省長李國強已任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

近日,中糧集團官網“管理團隊”欄目更新信息顯示,李國強已任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此前,李國強為吉林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