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1 00:04:48
每經編輯 金冥羽
當地時間3月31日,日本政府方面公布了有關“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的最新估算損失數據。估算數據顯示,“南海海槽特大地震”如果發生,至多或導致29.8萬人死亡。這一數字將是2011年“3·11日本地震”死亡人數(1.59萬人)的18.7倍。
據日本《每日新聞》《產經新聞》等報道,日本政府專家會議工作組表示,預計死亡人數中,21.5萬人可能因海嘯喪生,7.3萬人可能因建筑物倒塌喪生,8700人可能因火災等喪生。
日本政府曾設定目標,到2023年底將2012年估算的死亡人數減少80%,將建筑物受損數量減少50%,但實際減少幅度均不足10%,遠未達到目標。
研究已知,以日本東海地區以西的太平洋沿岸為震源的巨大地震迄今為止反復發生,最后一次是在上世紀40年代中期。日本氣象廳及地震相關專家等方面認為,自靜岡縣到南九州海域的南海海槽,在未來有發生特大地震的風險,并正在持續關注和評估相關數據。
圖片來源:揚子晚報
南海海槽從日本靜岡縣附近的駿河灣一直延伸到宮崎附近的日向灘。根據歷史記錄,南海海槽過去每隔大約90到150年就會發生一次8級左右的大地震。從公元684年的白鳳地震到1946年的昭和南海地震,日本至少已經發生過12次這樣的地震。
? ? ?
1707年,南海海槽破裂帶大部分區域幾乎同時斷裂,導致日本發生了“寶永地震”,震級8.4級,引發大規模海嘯。1854年,日本又發生了因南海大型逆沖斷層引發的強震。1946年,因南海海槽活動,日本發生南海道大地震,引發巨浪海嘯,造成上千人遇難或失蹤,這也是日本最近一次由南海海槽引發的地震。
?
2024年8月8日,日本宮崎縣附近海域發生7.1級地震后,由于擔心影響附近的南海海槽,日本氣象廳發布了有史以來的首個巨大地震警報。
據央視此前援引日本共同社今年1月16日報道,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小組15日警告稱,未來三十年內南海海槽發生“特大地震”(即8級及以上)的概率已經提升至80%。在此之前,這個數字一直被設定為“70-80%”。其中,北海道的根室市沿岸及宮城縣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更高。
編輯|金冥羽?杜恒峰
校對|劉思琦
封面圖片來源:揚子晚報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北京晚報、揚子晚報、紅星新聞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