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1 08:33:44
家數據局:將建立健全數字中國建設統籌推進機制;
智譜智能體重大突破,智能體能“邊想邊干還能賺錢”;
全球首個!宇樹人形機器人G1帶貨直播,1分鐘賣貨100萬元;
工信部:要加快出臺《關于數據要素賦能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一)重要市場新聞
1、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道指漲1%,3月份累跌4.2%,一季度累跌1.28%;標普500指數漲0.55%,3月份累跌5.75%,創2022年10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一季度累跌4.59%,創2022年四季度以來最大季度跌幅;納指跌0.14%,3月份累跌8.21%,創2023年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一季度累跌10.42%,創2022年三季度以來最大季度跌幅;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亞馬遜、特斯拉、英偉達跌超1%,微軟、奈飛、Meta小幅下跌;蘋果漲近2%,谷歌小幅上漲。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跌0.61%,3月累計下跌0.08%,一季度累計上漲13.33%。
2、現貨黃金、COMEX黃金期貨均續創新高。現貨黃金漲1.25%,報3122.91美元/盎司,3月份累漲9.31%,一季度累漲19.01%;COMEX黃金期貨漲1.38%,報3157.4美元/盎司,3月份累漲9.05%,一季度累漲17.21%。國際油價全線上漲,美油5月合約漲2.94%,報71.40美元/桶;布油6月合約漲2.65%,報74.69美元/桶。歐洲主要股指集體收跌,德國DAX30指數跌1.25%,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82%,法國CAC40指數跌1.58%,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1.52%。
3、中國人民銀行3月31日發布的兩則公告顯示,今年3月,央行開展了8000億元公開市場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未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因3月有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到期,當月央行開展買斷式逆回購凈投放1000億元,繼續釋放中期流動性。
(二)行業掘金
1、3月31日晚,淘寶交個朋友直播間,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G1作為AI機器人主播直播帶貨,售賣宇樹科技機器狗GO2,包括AIR與PRO兩款商品五種組合,售價自9997元至21999元不等。1分鐘內銷售額超100萬元,直播進行了十多分鐘,最終成交額約190萬元。作為全球首個AI機器人主播登上電商直播舞臺,創下1分鐘內銷售額超100萬的紀錄,幾乎與頭部主播在大促專場時的銷售效率相當。通過擬人化的表達方式,G1向觀眾介紹了宇樹科技另一款產品—機器狗GO2,展示了握手、拜年、跳躍等動作。機器人主播除了承擔帶貨職責外,還與人類主播進行了有來有往的人機互動。
點評:具身智能是指將人工智能融入機器人等物理實體,賦予它們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方向之一。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被視為實現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之一。具身智能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正逐步走向產業應用,推動專用機器人向通用機器人發展。隨著AI大模型加速驅動及科技公司研發積極推動,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加速打開。預計未來五年,具身智能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有望在2026年突破萬億規模。概念股包括漢威科技、漢宇集團、東土科技等。
2、國新辦就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王彥青表示,持續加強頂層設計。要加快出臺《關于數據要素賦能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推動數據資源化、資產化和要素化,為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注入新動能。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印發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到2027年,重點輕工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左右,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5%左右,打造100個左右典型場景,培育60家左右標桿企業,制修訂50項左右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形成一批數字化轉型成果。
點評:據統計,2024 年底輕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4.9%,實現網絡化協同企業占比達47.2%,開展個性化定制企業占比達18.3%,分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8、2.0、2.8 個百分點,說明輕工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具有較好基礎。方案圍繞發展目標,部署實施了4大行動,并細化為15項具體措施,對細分領域加強分類指導,以實現“數字化車間 - 智能工廠 - 智慧供應鏈”梯次遞進轉型升級和數字化水平的整體躍升。概念股包括東方通、賽意信息、新開普等。
3、國新辦就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將繼續堅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一條主線,努力完成目標任務。一是建立健全數字中國建設統籌推進機制,推出數字中國發展指標體系和發展指數,綜合反映數字中國建設運行態勢。二是指導重點地區開展數字中國建設綜合試點,抓緊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三是分別印發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四是高質量辦好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和2025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服務數字經濟和高技術發展,促進國際國內交流合作。
點評:為充分挖掘數據潛能,助推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2024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數據標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要釋放公共數據標注需求和挖掘企業數據標注需求,為數據標注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數據標注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數據標注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和深化,例如在自動駕駛、醫療影像分析、金融風險評估等前沿領域,數據標注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概念股包括拓爾思、中文在線、漢得信息等。
4、智譜宣布發布全球首個集深度研究與實際操作能力于一體的智能體AutoGLM沉思。AutoGLM沉思的不同之處在于,其能夠實現“邊想邊干”——具備深度研究能力(Deep Research),同時能實現實際操作(Operator)。 同時,智譜宣布推出多款全新模型,包括全新的深度思考模型GLM-Z1-Air。智譜CEO張鵬稱,GLM-Z1-Air可以與DeepSeek-R1媲美。推理速度上,GLM-Z1-Air相比R1提升了8倍,成本可以降低至1/30。14天前,智譜秘密開展了一項測試,注冊了專注于生活科普的小紅書號,兩周時間收獲了5000粉絲,接到多條商單邀請,賺了500塊錢。
點評:在模型平權影響下,數據、算力、模型、應用整體產業鏈有望迎來快速發展。Al-Agent是目前AI大模型產品的主流趨勢之一,自主性是其最大特征,此前AI搜索等大多是根據用戶給出的“prompt"進行分析思考并給予反饋,而AlAgent的進步則是更加具備自主性,從智譜Al的Agent階段性成果到Manus在辦公場景、人力資源、金融分析等領域的案例展示,都能體現出AlAgent自主性的特征和廣泛的應用場景。人工智能領域正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在政策紅利與科技創新共振下,有望成為長期投資主線之一。概念股包括鼎捷數智、彩訊股份、漢得信息等。
(三)避雷針
皇氏集團: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公司自查發現,2019年與泰安市東岳財富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簽訂的《合伙協議》及《補充協議》未及時披露,直至2023年11月才對《補充協議》主要內容進行披露。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該事項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工作,并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艾比森:3月31日晚間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2024年營業收入36.63億元,同比下降8.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億元,同比下降62.98%;基本每股收益0.3192元/股。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報告期內,公司海外市場表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9.31億元,同比增長約13.78%。相較之下,受經濟環境和競爭態勢的影響,國內市場的營收有所下降,但客戶結構和經營質量逐步優化。
美晨科技: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5年3月31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若后續經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認定的事實,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其他風險警示或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或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在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ST東方: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2025年3月31日收盤價為0.55元/股,已連續11個交易日低于人民幣1元,即使后續9個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全天停牌日)連續漲停,也將因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而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
榮泰健康: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屬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經公司自查并書面征詢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除公司已披露事項外,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盛泰集團:3月31日晚間公告,持有公司15%股份的股東雅戈爾服裝控股有限公司擬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其中,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麥克奧迪:3月31日晚間公告,持有公司4.93%股份的股東嘉興嘉競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計劃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180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0.35%)。
德才股份:3月31日晚間公告,持有公司3.75%股份的股東青島地空產融發展有限公司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420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