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4 15:03:25
每經編輯 段煉
又一位地產大亨“翻車”了。
近日,重慶知名地產大佬,金科股份實控人黃紅云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他2007年就登上了富豪榜,2020年身家一度超過200億元。
這一消息公布后,瞬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由于金科股份當下正處于重整的緊要關頭,實控人與控股股東的這一突發狀況,讓外界對該公司未來走向充滿擔憂。
“本次立案對金科股份目前的重整計劃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重整計劃通過,金科股份實控人便不再是黃紅云,因此對上市公司金科股份不會有太大影響。”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黃紅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黃紅云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身家曾超200億元
4月3日晚間,金科股份(即*ST金科:SZ000656)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黃紅云、控股股東重慶市金科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科控股)于近日分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存在未披露股票出現被強制過戶風險、未及時披露權益變動信息的違法違規行為,中國證監會于2025年3月27日決定對黃紅云、金科控股進行立案。
經當事人自查,本次立案調查事項涉及以下兩方面:
一是2022年金科控股及黃紅云因辦理券商質押式回購業務,因無力回購亦不能提供資金進行補倉,使得相關券商對質押股票進行強制平倉,導致所持有的金科股份股票被動減持,未能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二是黃紅云及金科控股在2022年與原一致行動人解除一致行動關系及減持公司股份造成權益變動情況后,黃紅云及金科控股作為信息披露義務人未及時履行權益變動報告書的披露義務。
金科股份在公告中表示,黃紅云及金科控股對上述事項深表歉意,現已深刻吸取教訓并學習了解相關規定,且深圳證券交易所針對上述事項已給予通報批評及采取相關監管措施。
同時,金科股份強調,上市公司不是涉事主體,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繼續穩步推進重整工作,不會對已經表決通過的《金科股份重整計劃(草案)》產生不利影響,亦不會對提交債權人會議表決的《重慶金科重整計劃(草案)》產生不利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黃紅云,男,漢族,重慶涪陵人,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金科控股董事局主席。
來源:金科控股官網
黃紅云2007年就登上了《胡潤百富榜》,2020年,黃紅云更是憑借215億元身家在《胡潤百富榜》上排名第241。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此后的一年間,黃紅云財富縮水了七成,2021年身家僅剩60億元,2022年更是掉出了榜單。
官網資料顯示,重慶市金科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金科控股)是一家涉及地產開發、物業服務和金融投資等領域的大型控股集團,是上市公司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0656)一級母公司。集團總資產近4000億元,連續多年榮膺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位列重慶企業100強第3。
旗下公司正在重整
去年巨虧超200億元
4月3日,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公司重整事項的最新進展。
公告顯示,金科股份及其全資子公司重慶金科于2024年4月22日收到法院受理重整申請的裁定書,公司重整程序正式啟動。
根據金科股份及重慶金科第二次債權人會議表決截止時間的投票結果,《金科股份重整計劃(草案)》已獲第二次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重慶金科重整計劃(草案)》已獲第二次債權人會議有財產擔保組、職工債權組、稅款債權組表決通過,普通債權組暫未通過。
重慶金科將與普通債權組協商,并由普通債權組再次表決。參與對《重慶金科重整計劃(草案)》再次表決的債權人為普通債權組中投反對票或者未投票的債權人,普通債權組已投同意票的債權人、其他已表決通過的債權組無需再次表決,再次表決事項截止時間為2025年5月10日18時止。
金科股份表示,目前,公司重整相關工作正穩步開展,公司正全力以赴推動相關債權人參與重慶金科第二次債權人會議的再次表決工作及推進重整投資協議履行等工作。
不過,盡管金科股份強調,對于實控人和控股股東被立案調查一事,上市公司不是涉事主體,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繼續穩步推進重整工作。然而,有分析人士認為,盡管證監會立案對象并非上市公司本身,但實控人的合規問題,仍可能對公司治理和市場信心造成沖擊。
自2022年來,金科股份陷入連年巨虧。近3年,該公司巨虧超500億元,其中2022年巨虧213.92億元,2023年虧87.32億元。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資產合計約2000億元,總負債超過1860億元。
1月24日,金科股份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該公司2024年預計虧損205億元~285億元。
金科股份稱,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受各類因素影響,公司整體項目銷售下滑,本期達到交付條件的項目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導致本年結轉利潤減少;
二是公司存量房地產開發項目竣工的同時,部分項目因融資逾期未歸還,導致符合利息資本化的項目及對應的金額減少,對應有息負債利息費用化金額增加;
三是報告期內公司部分房地產項目存在減值跡象,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對存貨減值進行初步測試,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四是受公司流動性風險持續影響,公司繼續計提相應違約金等損失。
截至4月3日收盤,金科股份股價報收1.35元,年內跌超20%,總市值僅剩72.09億元。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段煉 易啟江
校對|趙慶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每經網(記者:陳利)、上市公司公告、財聯社、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