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7 09:25:57
4月3日,東方電熱(SZ300217)因公告中出現“2025年5月39日”這樣荒誕的表述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作為國內電加熱領域的頭部企業,該公司此前也曾多次犯下類似信息披露失誤。面對輿論壓力,公司于4月6日發布更正公告并道歉,承諾強化審查機制。此事件警示上市公司需高度重視信息披露工作,確保嚴謹與規范。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近日,東方電熱(SZ300217,前收盤價4.95元,市值73.16億元)因一則公告中的低級錯誤引發市場廣泛關注。4月3日,公司發布股東股份減持計劃實施完畢的公告,本是常規信息披露,卻因減持記錄表中譚克減持時間出現“2025年5月39日”這樣荒誕的表述,淪為市場笑柄,也讓投資者對公司信息披露的嚴肅性和專業性產生深深質疑。
消息傳出后,輿論一片嘩然。在股吧等投資者交流平臺,股民們紛紛吐槽,有人直言這是“小學生都不會犯的錯誤”,更有人對公司內部管理充滿憂慮。畢竟,在資本市場,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溝通的橋梁,精準無誤的信息是投資者決策的重要依據,如此低級錯誤,無疑動搖了投資者對公司的信任根基。
面對洶涌輿情,4月6日下午,東方電熱急忙發布更正公告,將“2025.5.39”改成“2025.2.27”,并表示今后會強化信息披露審查工作,提升披露質量,向投資者致歉。然而,這并非東方電熱首次因信息披露問題“翻車”。
回顧過往,2019年東方電熱發布的《2018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告》中,工作人員照搬前一年公告表述,導致公告中股東大會召開時間使用錯誤日期(2018年5月11日),犯下令人匪夷所思的低級錯誤。2021年更是離譜,先是年度報告中多家子公司財務數據多加4個0,僅隔兩個多月,第三季度報告又出現營業收入數據錯誤,而公司給出的理由僅是“工作人員疏忽”。
東方電熱作為國內電加熱領域的頭部企業,本在行業內頗具影響力。但多次信息披露失誤,正侵蝕著公司多年積累的品牌形象與市場信譽。從監管層面看,深交所已迅速出手,于4月7日發布公告,指出東方電熱上述行為違反《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要求其吸取教訓、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對于東方電熱而言,當下亟需深刻反思,完善內部信息披露流程與審核機制。一方面,要加強對董秘等信息披露關鍵崗位人員的專業培訓與考核,提升其業務能力與責任心。另一方面,需建立多層級、多環節的信息審核體系,避免單一環節疏漏導致錯誤公告流出。
此次事件不僅是東方電熱的“警示燈”,更是給整個資本市場所有上市公司敲響警鐘:信息披露無小事,任何懈怠與疏忽,都可能讓公司在投資者心中的形象崩塌,唯有嚴謹、規范,才能在資本市場行穩致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