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2 11:00:04
近日,有網友發現某短劇中女演員的臉疑似通過AI技術換成了迪麗熱巴,引發廣泛關注并登上熱搜。部分劇場已下架相關短劇或刪除涉事集數。法律專家指出,未經授權的AI換臉行為可能侵犯隱私權和構成不正當競爭,同時影響行業健康發展。此事件凸顯AI技術濫用帶來的法律與倫理挑戰,需加強監管與規范。
每經記者 杜蔚 孫宇婷 每經編輯 魏官紅
“AI換臉竟然泛濫到了短劇。”
“路人看了都覺得離譜。”
“太猖狂了!請尊重所有演員。”
……
伴隨#短劇疑似AI換臉熱巴#話題登上熱搜,網友議論紛紛,該事件也引發廣泛關注。
圖片來源:部分網友熱評截圖
在多位網友發布的質疑短劇換臉的畫面中,原本正常的演員面孔,突然變成了“迪麗熱巴”,但仔細看看,就能發現這個演員的面部與身體動作明顯脫節,十分生硬,因此被網友質疑為AI(人工智能)換臉。
迪麗熱巴是我國知名演員,具備較高人氣。涉事短劇是否真的“偷了”迪麗熱巴的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獲悉,上述短劇被多家“劇場”(在播出平臺上呈現短劇內容的專區或頻道)播出,目前有些劇場已下架這部短劇,有的僅刪除了涉事的一集內容。在聽到記者以觀眾身份詢問短劇的播出內容是否AI換臉迪麗熱巴后,其中一家發布了該短劇的劇場相關人員稱“不負責此事”,并快速掛掉電話。
記者試圖就此事采訪迪麗熱巴方面,了解有無授權,但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復。
伴隨AI時代到來,深度合成的影像越來越真實,當中出現的AI換臉等深度偽造問題與日俱增(每日經濟新聞曾刊發《微信抖音都難防!花1280元,直播、視頻通話能實時換成劉亦菲、楊冪的臉,拍臉按鼻露齒及大幅遮擋都不會“掉臉”》)。當此行為蔓延至影視作品后,勢必造成負面影響。
“這會擾亂行業和市場,堅決抵制這類偷奸?;?。”打造了多部爆款短劇的制片人周海(化名)向記者表示,其反對為了吸引流量動歪腦筋,利用AI換臉技術將明星面孔“植入”自家作品。
近日,有網友在刷某部短劇時發現,劇中女演員的臉疑似利用AI技術換臉迪麗熱巴,并將這一幕具有爭議性的畫面錄屏發至社交平臺,引發廣泛關注。4月11日,#短劇疑似AI換臉熱巴#登上熱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網友錄屏的剪輯片段看到,當鏡頭給到一位女性演員時,其面容幾乎復刻了迪麗熱巴本人。畫面中,該女性演員在講話時,嘴型有一定抖動,且鏡頭給到不同角度的特寫時,其面部相貌會出現些許差異。刷到這一幕劇情的不少網友認為這是AI換臉技術造成的。不過,目前尚未有官方聲明證實任何技術的使用細節。
圖片來源:疑似AI換臉熱巴畫面截圖
有媒體在采訪該短劇的某播出劇場時,劇場方面回應稱:該劇是從版權方拿來的,(劇場方)沒有動過,不清楚是否使用AI換臉。并且該劇并非獨家播出,而是賣給了多家劇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該短劇播出的其他劇場對涉及AI換臉質疑的單集進行了下架處理,其他集仍可觀看。記者隨后通過天眼查找到該劇場聯系方式,在電話中以觀眾身份問及AI換臉熱巴的相關情況時,該公司相關人士回復“不負責此事”,并快速掛掉電話。
記者同時就此事詢問了迪麗熱巴相關方面,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此次的短劇風波并非孤例。近期,網上出現了多個疑似與明星相關的AI合成技術濫用情況。如因利用AI技術,將某劇中男主角楊洋的臉換成了自己的臉,與女主角出現親密互動,某特效師近日也遭到封號。
快節奏的生活下,短劇市場蓬勃發展?!吨袊W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2024年微短劇市場規模達504.4億元,用戶數量達6.62億,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隨著行業競爭加劇,短劇市場整體邁入精細化運營的階段,但仍存在一些“唯流量論”的制作公司。周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刷屏的“短劇疑似AI換臉熱巴”事件暴露出可能有人借助AI技術擾亂影視行業,“雖然還未發展到惡性競爭的地步,但會影響短劇市場的發展。行業需要警惕起來,從源頭做調整和規范,否則可能愈演愈烈”。
周海告訴記者,據他了解,現在有很多不錯的演員想要出演短劇,也希望同行多給新人機會,切忌未經授權,就使用AI換臉技術將明星臉“植入”自家作品,“堅決抵制這類偷奸耍滑”。
如果短劇AI換臉迪麗熱巴屬實,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賈玉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針對此事,若未經其本人授權,該行為從法律角度分析,至少存在兩項違法風險。“首先是侵犯熱巴本人的隱私權。其次,(涉事劇集制作方)主觀上可能存在希望通過迪麗熱巴的影響力提高短劇熱度,甚至是市場價值的意圖。結合主觀有惡意,客觀上造成錯誤引導的后果,會構成不正當競爭及廣告欺詐。”
從影視劇市場和行業的角度來講,賈玉倩指出,一方面會引發觀眾的質疑和反感,降低行業誠信度;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行業間互相模仿,加劇技術濫用。
“該劇的制作方、技術提供方、播出平臺等均需承擔相關責任。從民事責任角度來說,對被侵權方應賠償經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賈玉倩表示,即使劇場聲稱“不知情”,若未對播出內容進行合理審核,仍可能因“過失侵權”承擔責任。從行政責任角度來說,當中還可能構成虛假廣告罪或詐騙罪等刑事犯罪。
圖片來源:黑灰產從業者朋友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2月調查發現,在AI換臉的黑灰產處,花1280元就能買到一張明星臉,當中除了迪麗熱巴,還有劉亦菲、楊冪等人,而且在直播、視頻通話等測試中,拍臉、按鼻、露齒及大幅遮擋都不會“掉臉”失真。
“AI換臉帶來的法律風險毋庸贅述。低成本的誘惑造成技術濫用,會引起行業內的惡性競爭,擠壓真正優質作品的生存空間,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現象。”賈玉倩向記者表示,AI換臉技術在影視領域的濫用需通過法律、行業規范和技術倫理多維度約束。短期需強化內容審核與侵權追責,長期則需推動技術透明化與宣傳普及,平衡創新與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