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46天,京東、美團四次交鋒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6 17:13:33

3月1日至4月15日,京東與美團在46天內發生四次交鋒。4月15日,美團發布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定位“30分鐘萬物到家”,服務全國10億消費者。同日,京東官宣因“秒送”業務發展迅速,本季度將再招不低于5萬名全職外賣員,并披露外賣單量將超500萬單。

每經記者 趙雯琪  王郁彪    每經編輯 董興生    

京東、美團都豁出去了。

4月15日,美團正式發布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定位“24小時陪伴消費者的新一代購物平臺”,服務全國10億消費者“30分鐘萬物到家”需求。據官方信息,美團閃購業務最早于2018年在美團內部上線,當前,美團非餐飲品類即時零售日單量已突破1800萬單。

京東同日發聲,官宣因“秒送”業務發展迅速,本季度將再招收不低于5萬名全職外賣員,全額足額全部繳納五險一金且所有費用都由公司承擔。同時披露京東外賣最新單量數據:品質外賣訂單量將超過500萬單。

4月15日下午,一段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劉強東去年的內部講話首次曝光,其直斥外賣平臺抽傭過高,要求京東外賣利潤率不高于5%。此事將這場交鋒再次推向高潮。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事實上,自3月1日京東外賣正式上線至4月15日“美團閃購”正式發布,整整46天,京東和美團發生了四次交鋒。從“商家0傭金、騎手‘五險一金’”的福利之戰,到京東外賣祭出“百億補貼”,再到美團高管發聲、美團外賣跟投1000億元餐飲行業助力金??雙方都是真金白銀、“真槍實彈”,成為近10年來互聯網領域罕見的巨頭正面交鋒。

“水大魚大”。2025年,如果說京東要做外賣行業的“鲇魚”,美團要做的就是即時零售行業的“鲇魚”。未來,這場跨界大戰,究竟誰的勝算更大?

發布“即時零售”獨立品牌 一個美團“憋了”7年的大招?

美團閃購品牌的發布并沒有懸念。早在4月12日,美團核心本地商業負責人王莆中就在社交媒體上“劇透”,將發布美團即時零售品牌。

“即日起,全國消費者可在美團App首頁進入‘閃購’,選購蔬菜水果、酒水飲料、休閑食品、數碼家電、美妝護膚、潮流玩具、運動用品、鮮花綠植、母嬰用品、寵物用品等生活萬物,下單后平均30分鐘送達。”據官方表述,“美團閃購”定位“24小時陪伴消費者的新一代購物平臺”,聯合全國近3000個縣市區旗的零售商、品牌商與本地中小商家,將服務全國10億消費者“30分鐘萬物到家”需求。

不過,上線7年,美團閃購為何在此時獨立?

美團副總裁、閃購事業部負責人肖昆表示,消費者在生鮮食品、酒水飲料、日用百貨、3C家電等商品上的消費黏性和頻次持續提升,為順應消費者持續升溫的即時需求,美團正式面向公眾推出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

電商分析師、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京東外賣披露的500萬單數據,的確是一個業務量的“大關”,美團自然會警惕。“此外,京東外賣整個業務團隊戰斗力確實還是可以的,無論是不是通過短期補貼的方式實現單量增長,都不容小覷。”不過,李成東也提到,后續如果京東外賣到1000萬單量級,可能對美團來說才算是顯性威脅。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在接受記者微信采訪時則分析,美團在即時零售領域也有勝算,但挑戰不容忽視。

美團面臨的挑戰是其他多平臺的競爭與下沉市場滲透。京東以“零傭金+品質堂食”策略切入外賣市場,抖音通過“內容種草+即時購買”模式搶占非標品份額,餓了么聚焦醫藥、商超等高毛利品類,美團需在差異化中構筑“護城河”。

交鋒外賣:劉強東“不打口水仗”

今年以來,商家零傭金入駐、給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上線外賣“百億補貼”,京東外賣在業務側用“三板斧”劈開了這場互聯網新戰事。

對于為何做外賣,京東集團SEC副主席、京東集團CEO許冉在最近一次小范圍溝通中表示,京東做外賣最重要的是解決行業痛點、滿足用戶需求。她認為:“外賣行業本就是一個寬廣的賽道,完全容得下多個平臺。”

與此同時,就在前幾日,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社交平臺發布與劉強東一起吃外賣的視頻。劉強東在視頻中表示:“京東搞外賣是認真的,要做父母、孩子、客人都能放心吃的品質外賣。”

據4月15日首次曝光的劉強東去年內部講話,他給京東外賣定的一條規矩是:京東外賣永遠賺的凈利潤不允許超過5%,跟電器的要求一樣。“超過5%,我要處分人的。”劉強東說。針對外賣行業高傭金問題,劉強東表示:“它帶來的危害就是不斷地讓餐廳為了生存,為了賺錢,不斷降低自己的品質。”

面對京東的步步緊逼,美團也在反擊。正式發布“美團閃購”品牌之外,4月14日,美團外賣總經理薛冰在“2025中國餐飲連鎖峰會”上宣布,未來三年,美團外賣將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幫助餐飲伙伴健康增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對于當下這場美團與京東“針尖對麥芒”的交鋒,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京東和美團采用了一種對攻方式,分別進入對方領域,京東不會因為對手的幾句話而停止向即時配送領域進軍。在他看來,京東、美團交鋒的背后,是兩種資源的爭奪,即投資人和客戶。

即時配送市場為何非搶不可?

一直以來,即時配送市場都是創業者和巨頭瘋狂爭奪的賽道。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預計2030年中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其爆發原因在于高頻需求、高用戶滲透以及遠超傳統電商及社零總額增速的高增長潛力。

目前,抖音小時達、京東秒送、阿里餓了么都在即時零售市場上發力,美團的競爭壓力不會小。

正如王莆中在社交平臺上提到的,京東并非第一個涉足外賣業務的公司,也不會是最后一個。“阿里巴巴、滴滴、字節跳動等企業都曾嘗試過外賣業務,其中滴滴目前仍在海外開展相關服務。”

莫岱青提到,相比外賣大戰,即時零售之戰擴展至生鮮、3C數碼、藥品等全品類,需構建全渠道供應鏈,競爭從“送餐”升級為“送萬物”。技術層面,即時零售全面應用AI調度、大數據選品,履約時效壓縮至分鐘級;生態層面,巨頭需整合線下零售商、倉儲資源,平衡高頻低價與低頻高客單價商品,對平臺運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教授崔麗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事關兩個平臺未來的“增長”問題,雙方激烈“對峙”也在情理之中。從履約鏈路上看,美團基本已經跑通,后續主要是聚焦在培養消費習慣、增加體驗以及業務的動態調整等方面。

不過在盤和林看來,京東找到了一條不錯的路徑,發揮自營的優勢,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美團的不足。隨著京東在外賣業務的不斷發力,未來還會蠶食掉一部分美團的份額。

“一旦京東實現盈虧平衡,美團就沒辦法阻止京東在本地服務領域做大做強。要知道,現階段京東的口碑的確是有優勢的。”盤和林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4664776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京東、美團都豁出去了。 4月15日,美團正式發布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定位“24小時陪伴消費者的新一代購物平臺”,服務全國10億消費者“30分鐘萬物到家”需求。據官方信息,美團閃購業務最早于2018年在美團內部上線,當前,美團非餐飲品類即時零售日單量已突破1800萬單。 京東同日發聲,官宣因“秒送”業務發展迅速,本季度將再招收不低于5萬名全職外賣員,全額足額全部繳納五險一金且所有費用都由公司承擔。同時披露京東外賣最新單量數據:品質外賣訂單量將超過500萬單。 4月15日下午,一段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劉強東去年的內部講話首次曝光,其直斥外賣平臺抽傭過高,要求京東外賣利潤率不高于5%。此事將這場交鋒再次推向高潮。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事實上,自3月1日京東外賣正式上線至4月15日“美團閃購”正式發布,整整46天,京東和美團發生了四次交鋒。從“商家0傭金、騎手‘五險一金’”的福利之戰,到京東外賣祭出“百億補貼”,再到美團高管發聲、美團外賣跟投1000億元餐飲行業助力金??雙方都是真金白銀、“真槍實彈”,成為近10年來互聯網領域罕見的巨頭正面交鋒。 “水大魚大”。2025年,如果說京東要做外賣行業的“鲇魚”,美團要做的就是即時零售行業的“鲇魚”。未來,這場跨界大戰,究竟誰的勝算更大? 發布“即時零售”獨立品牌 一個美團“憋了”7年的大招? 美團閃購品牌的發布并沒有懸念。早在4月12日,美團核心本地商業負責人王莆中就在社交媒體上“劇透”,將發布美團即時零售品牌。 “即日起,全國消費者可在美團App首頁進入‘閃購’,選購蔬菜水果、酒水飲料、休閑食品、數碼家電、美妝護膚、潮流玩具、運動用品、鮮花綠植、母嬰用品、寵物用品等生活萬物,下單后平均30分鐘送達?!睋俜奖硎?,“美團閃購”定位“24小時陪伴消費者的新一代購物平臺”,聯合全國近3000個縣市區旗的零售商、品牌商與本地中小商家,將服務全國10億消費者“30分鐘萬物到家”需求。 不過,上線7年,美團閃購為何在此時獨立? 美團副總裁、閃購事業部負責人肖昆表示,消費者在生鮮食品、酒水飲料、日用百貨、3C家電等商品上的消費黏性和頻次持續提升,為順應消費者持續升溫的即時需求,美團正式面向公眾推出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 電商分析師、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京東外賣披露的500萬單數據,的確是一個業務量的“大關”,美團自然會警惕?!按送?,京東外賣整個業務團隊戰斗力確實還是可以的,無論是不是通過短期補貼的方式實現單量增長,都不容小覷?!辈贿^,李成東也提到,后續如果京東外賣到1000萬單量級,可能對美團來說才算是顯性威脅。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在接受記者微信采訪時則分析,美團在即時零售領域也有勝算,但挑戰不容忽視。 美團面臨的挑戰是其他多平臺的競爭與下沉市場滲透。京東以“零傭金+品質堂食”策略切入外賣市場,抖音通過“內容種草+即時購買”模式搶占非標品份額,餓了么聚焦醫藥、商超等高毛利品類,美團需在差異化中構筑“護城河”。 交鋒外賣:劉強東“不打口水仗” 今年以來,商家零傭金入駐、給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上線外賣“百億補貼”,京東外賣在業務側用“三板斧”劈開了這場互聯網新戰事。 對于為何做外賣,京東集團SEC副主席、京東集團CEO許冉在最近一次小范圍溝通中表示,京東做外賣最重要的是解決行業痛點、滿足用戶需求。她認為:“外賣行業本就是一個寬廣的賽道,完全容得下多個平臺?!? 與此同時,就在前幾日,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社交平臺發布與劉強東一起吃外賣的視頻。劉強東在視頻中表示:“京東搞外賣是認真的,要做父母、孩子、客人都能放心吃的品質外賣。” 據4月15日首次曝光的劉強東去年內部講話,他給京東外賣定的一條規矩是:京東外賣永遠賺的凈利潤不允許超過5%,跟電器的要求一樣。“超過5%,我要處分人的?!眲姈|說。針對外賣行業高傭金問題,劉強東表示:“它帶來的危害就是不斷地讓餐廳為了生存,為了賺錢,不斷降低自己的品質。” 面對京東的步步緊逼,美團也在反擊。正式發布“美團閃購”品牌之外,4月14日,美團外賣總經理薛冰在“2025中國餐飲連鎖峰會”上宣布,未來三年,美團外賣將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幫助餐飲伙伴健康增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對于當下這場美團與京東“針尖對麥芒”的交鋒,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京東和美團采用了一種對攻方式,分別進入對方領域,京東不會因為對手的幾句話而停止向即時配送領域進軍。在他看來,京東、美團交鋒的背后,是兩種資源的爭奪,即投資人和客戶。 即時配送市場為何非搶不可? 一直以來,即時配送市場都是創業者和巨頭瘋狂爭奪的賽道。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預計2030年中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其爆發原因在于高頻需求、高用戶滲透以及遠超傳統電商及社零總額增速的高增長潛力。 目前,抖音小時達、京東秒送、阿里餓了么都在即時零售市場上發力,美團的競爭壓力不會小。 正如王莆中在社交平臺上提到的,京東并非第一個涉足外賣業務的公司,也不會是最后一個。“阿里巴巴、滴滴、字節跳動等企業都曾嘗試過外賣業務,其中滴滴目前仍在海外開展相關服務?!? 莫岱青提到,相比外賣大戰,即時零售之戰擴展至生鮮、3C數碼、藥品等全品類,需構建全渠道供應鏈,競爭從“送餐”升級為“送萬物”。技術層面,即時零售全面應用AI調度、大數據選品,履約時效壓縮至分鐘級;生態層面,巨頭需整合線下零售商、倉儲資源,平衡高頻低價與低頻高客單價商品,對平臺運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教授崔麗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事關兩個平臺未來的“增長”問題,雙方激烈“對峙”也在情理之中。從履約鏈路上看,美團基本已經跑通,后續主要是聚焦在培養消費習慣、增加體驗以及業務的動態調整等方面。 不過在盤和林看來,京東找到了一條不錯的路徑,發揮自營的優勢,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美團的不足。隨著京東在外賣業務的不斷發力,未來還會蠶食掉一部分美團的份額。 “一旦京東實現盈虧平衡,美團就沒辦法阻止京東在本地服務領域做大做強。要知道,現階段京東的口碑的確是有優勢的?!北P和林表示。
美團 京東 即時零售 外賣 京東外賣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