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7 14:11:30
據央視新聞4月17日消息,近年來,中馬跨境支付互聯互通成果顯著。2024年,經網聯平臺轉接的跨境支付交易中,馬來西亞人員在華交易規模位居各國首位,全年成功交易超1475萬筆、金額近28億元,同比增速均超3倍。目前馬來西亞央行所屬金融基礎設施PayNet旗下13家成員機構App已實現入華使用,廣泛惠及馬來西亞來華人員。
每經編輯 杜宇
據央視新聞4月17日消息,記者今天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近年來,中馬跨境支付互聯互通成果顯著。
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網聯平臺作為中國重要金融基礎設施與馬來西亞央行所屬金融基礎設施PayNet對接,目前馬來西亞央行所屬金融基礎設施PayNet旗下13家成員機構App已實現入華使用,廣泛惠及馬來西亞來華人員。
另一方面,推出“外卡內綁”“外包內用”,實現多元化支付習慣“路路通”。支持馬來西亞來華人員在境內線上線下全領域消費場景便捷支付,輕松享受與中國消費者同樣的支付體驗。
在中馬雙方共同努力下,2024年,經網聯平臺轉接的跨境支付交易中,馬來西亞人員在華交易規模位居各國首位,全年成功交易超1475萬筆、金額近28億元,同比增速均超3倍,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成都、重慶、廈門、天津、蘇州成為馬來西亞人員來華熱門目的地。
2024年,網聯平臺累計服務外國人和港澳臺同胞共2.12億人次、交易金額超3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倍、3.4倍,覆蓋全球超200個國家和地區。
下一階段,網聯清算公司將繼續在人民銀行指導下進一步擴大受理環境覆蓋面,豐富完善線上線下細分支付場景,力爭實現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高質量的安全高效服務,推動跨境支付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全球各國民眾,助力跨境支付互聯互通不斷邁上新臺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07692555
據證券時報,中國人民銀行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境內與馬來西亞跨境人民幣業務收付金額為1020億元,同比增長27%。
2024年,中馬雙邊貿易額達2120億美元,中國已經連續16年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大貿易伙伴。多年來,中國人民銀行立足中馬跨境貿易投資實際需要,不斷推進兩國金融領域務實合作,同馬來西亞國家銀行一道,共同為雙邊本幣結算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促進提升雙邊貿易投資本幣使用水平。
2025年正值中國銀行(馬來西亞)擔任吉隆坡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十周年。馬中行連續多年擔任中資企業協會會長單位,通過持續拓展服務范圍、豐富產品體系,可提供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授信、國際結算、貿易融資、現金管理、代發薪的一攬子金融服務,助力中資企業快速開拓市場。2024年,馬中行新增人民幣結算客戶206戶,客戶總量達到992戶,全年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達318億元,同比增幅為25%。
此外,馬中行多年來持續以科技賦能人民幣國際使用。2024年9月,為馬來西亞央行提供清算方案,成功推動馬來西亞央行直屬清算機構PayNet與微信二維碼合作上線,并獲任唯一跨境結算行。截至今年3月末,日均業務量已達1.26萬筆,較投產之初增長5.97倍。2024年11月,馬中行首次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中實現添加馬中行發行的境外銀聯卡,新增活躍個人客戶2020戶。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未來將繼續完善跨境人民幣使用政策,為兩國經營主體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投資結算提供更加便利、友好的環境。
據上海證券報4月16日消息,作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穩步提升。一季度,中國與馬來西亞、柬埔寨等東盟國家的跨境人民幣業務收付金額同比大幅增長,貿易投資本幣使用水平持續上升。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隨著中國與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家經貿和人員往來日益密切,各方本幣使用基礎更加堅實,未來將繼續完善跨境人民幣使用政策,為中國及相關國家經營主體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投資結算提供更加便利、友好的環境。
近年來,中柬經貿合作往來也在不斷加強,中國已連續13年保持柬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也是柬最大的外資來源國及重要的旅客來源國。中國人民銀行一直高度重視與柬埔寨國家銀行的溝通交流和貨幣合作,推動出臺鼓勵雙邊本幣使用的政策,跨境結算規模增長迅速。
當前,我國正持續推進跨境二維碼支付互聯互通,為中國及相關國家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跨境支付服務。日前,在中國人民銀行與越南國家銀行的指導下,銀聯國際與越南國家支付公司(NAPAS)、中國工商銀行、越南外貿銀行在河內聯合宣布簽署合作協議,約定共同推進中越兩國跨境二維碼支付互聯互通。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0769255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