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0 09:24:21
4月18日晚,三七互娛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全年營收174.41億元,凈利潤26.73億元,并計劃向股東派發現金紅利22億元。2025年以來,三七互娛接連推出多款爆款游戲。面對小游戲賽道的同質競爭和買量壓力,三七互娛借IP“東風”,并深度布局AI領域,構建AI架構,形成游戲研運全鏈路AI賦能體系。
每經記者 李宇彤 每經編輯 楊夏
過去的一年,小游戲賽道正成為各大廠商爭奪的“新藍海”。經典IP紛紛換上輕裝重新入局,新興廠商加速跑馬圈地,作為行業龍頭的三七互娛(002555.SZ,股價15.17元,市值335.6億元)還在大量推新中穩固自己的護城河。
4月18日晚間,三七互娛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據財報數據,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4.41億元,同比增長5.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73億元,同比增長0.54%。去年第四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7.76億元,環比增長23%。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度三七互娛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70元(含稅),疊加此前公司前三季度每10股派發的現金紅利6.3元(含稅),三七互娛2024年全年合計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將達10元(含稅),2024年合計現金分紅總額預計為22億元,占歸母凈利潤比例將高達82.29%。
2025年以來,三七互娛接連推出《時光大爆炸》《英雄沒有閃》等爆款游戲。據財報數據,《時光大爆炸》小程序版上線后,躋身微信小游戲暢銷榜第4名;另一爆款《英雄沒有閃》上線后迅速沖進iOS暢銷榜前五,并于近日登頂微信小游戲暢銷榜。
據《2024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2024年國內小程序游戲市場收入398.36億元,同比增長99.18%,仍處于快速成長期。
高速增長背景下,為市場關注的是,小游戲賽道風云變幻,更輕量的內容和用時更短的開發周期都推進了小游戲的迭代速度。但爆款之后,往往是同質化的游戲蜂擁而至。另一方面,流量紅利消退又使得買量成本持續攀升。三七互娛將如何解題?AI(人工智能)時代下,已在大模型、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應用、AI算力、XR(擴展現實)等領域深度投資布局的三七互娛,又能否吃到AI紅利?
三七互娛在財報中公布,報告期內,公司全球發行的移動游戲最高月流水超過23億元。
高流水的背后,一方面是三七互娛對于爆款游戲產品的持續運營,另一方面,公司在游戲儲備上一直保持著數量的優勢。本次年報中,三七互娛還披露了其所儲備的二十余款產品,其中三七互娛自研的斗羅IP MMORPG《斗羅大陸:獵魂世界》已在官網開啟預約。
三七互娛在財報中表示,公司順應行業發展變化,持續貫徹“多元化”戰略,理解多層次用戶群需求,持續拓展用戶圈層,挖掘新的市場增量,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運營游戲品類持續突破,在深耕MMORPG(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SLG(策略類游戲)、卡牌、模擬經營四大基石品類的基礎上,開拓了含放置RPG(角色扮演游戲)、休閑益智在內更加多元化、輕度化的產品類型,為玩家帶來了更加多樣化的游戲體驗。
三七互娛披露的部分儲備產品 圖片來源:三七互娛2024年年報
但從目前的游戲產品品類上可以看出,小游戲賽道很多時候都是同質競爭,上述的多個游戲類型都是在游戲業界迭代過多個版本的,要在其中尋出新的亮點并打動玩家并非易事。
游戲行業分析師張書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小游戲由于小,其可選的游戲類型就難免有限,加上爆款往往類型化,以至于同質化競爭嚴重。這一幕,此前在換皮山寨風行的端游身上更明顯。
這種競爭也使得游戲廠商的戰場轉移到買量上。
2024年,三七互娛的銷售費用97.12億元,同比上升了6.84%。張書樂對此認為,小游戲由于玩法有限,目前用戶天花板已經出現,這讓擠入賽道的廠商更加擁擠,買量成本也必然提高。要想突圍而出,還是要挖掘小游戲的新玩法,去讓用戶眼前一亮,用體驗去獲得更多流量和開拓增量市場。
而三七互娛選擇解題思路是借IP的“東風”。
三七互娛表示,公司儲備有《斗破蒼穹》《詭秘之主》《斗羅大陸》等多個IP的游戲改編版權,為構建多元化產品矩陣提供更豐富的內容支撐。而在2024年,三七互娛已經分別在公司當家游戲《尋道大千》與多個知名IP聯動進行長線運營,以及《斗羅大陸:魂師對決》《凡人修仙傳:人界篇》等IP相關游戲上得到了檢驗。
但在各家游戲都試圖從IP聯動上尋求增量的2025年,這樣不靠“產品升級”而是靠“限定包裝”的刺激法能否長期有效,游戲玩家是否會對聯動“審美疲勞”,還是一個未知數。
2024年三七互娛的境內收入占比67.19%,境外收入占比32.81%。其中境外收入對比上年35.10%的占比,略微降低了1.47個百分點,其中境外營業收入為57.22億元。
靠著在出海和小游戲上的先發優勢,三七互娛海外業務穩定發展。旗下融合“三消+SLG”玩法的《Puzzles & Survival》在全球市場多點開花,成功躋身Sensor Tower 2024年出海手游收入榜Top 8。
“希望今年公司能有真正的AI員工。”三七互娛創始人、董事長李逸飛在今年3月三七互娛16周年慶典上如是說道。
按照李逸飛當時的說法,AI已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Manus的橫空出世,就是未來全能AI助理的前身形態,這些AI助理將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一只“手”,如果不能熟練使用AI Agent(智能體),那么這個人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會有很多不便。李逸飛因此期望2025年三七互娛能誕生更多的“AI助手”甚至真正的“AI員工”。
李逸飛的發言也折射出游戲行業對AI技術從工具到生產力的轉型的迫切需求。
三七互娛在2024年財報中重點披露了人工智能的戰略布局和進展。三七互娛表示,公司已構建以AI能力底座為核心、涵蓋智能化產品層與業務應用層的AI架構,形成游戲研運全鏈路AI賦能體系。其中包括以自研行業大模型“小七”作為基座,構建了40余種AI能力。而與三七互娛原有的數智化產品結合,應用到各個業務環節才是其最終目的。
財報顯示,AI生成的2D美術資產占比超80%,3D模型輔助占比超30%,視頻素材AI參與度更達70%。AI甚至參與到創意工作中來,在輔助游戲立項、AI全要素生成游戲探索、AI游戲家園通用解決方案開發等方面發揮作用。
為實現AI員工的規模化落地,三七互娛采取“內外兼修”策略。對內,進行自主探索與內部孵化。對外,投資了智譜華章、百川智能、月之暗面等多家大模型企業。三七互娛還投資了星空科技、輝羲智能等算力服務商,打通從基礎算力設施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此外,公司持續關注硬科技賽道。
但游戲作為強創意行業,AI在正式落地時,在敘事設計、情感共鳴等領域的表現尚難以替代人類,游戲行業分析師張書樂也表示,人工智能在游戲領域的應用只是一個“外掛”,只有在研運人員挖掘出新賽道新玩法時,才能起到加速推進的作用。
三七互娛通過自研與投資并舉的策略,正在探索AI技術賦能游戲產業的可能性,雖然目前仍作為工具,而非“數字員工”,但在提效上的貢獻毋庸置疑。而三七互娛在AI上積極的布局,也為其在游戲產品的迭代速度上助力。而未來發展的關鍵,技術是加分項,創意仍是取勝的關鍵。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宋紅 攝)
封面圖片來源:《英雄沒有閃》小游戲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