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69227人遇難,今年4月,四川再一次遭遇地震襲擊,196人遇難,數字越是細化,哀傷愈加具體。每一次災難都不一樣,每一次救援亦有不同,惟有探究和思考,才是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
又一年祭祀重來,我們為失去了很多而哀傷,不能忘卻所有死難同胞曾經留給這個世界的美好,同樣不能忘卻災難對我們的啟迪和教訓。感念逝者,激勵來者。
房屋倒塌、地面開裂、山體滑坡,5年前汶川地震時的凄慘畫面似還歷歷在目,5年后重建的汶川是怎樣呢?
兩次地震(圖片來源:搜狐圖片)
雖說多難興邦,可蜀人歷經的苦難來得也太多太頻了。同處龍門山斷裂帶上的汶川與蘆山,地理跨度不過85公里,卻在五年內先后經歷了兩場慘烈的大地震,一次又一次揪動著我們的心。
五年,我們進步了嗎?
在蘆山地震發生不到1秒鐘,成都的許多人就收到了預警信號,這比地震波到來的時間提前了28秒。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是一個民辦機構,其所長王暾告訴財新記者,地震波從雅安傳到成都需要33秒的時間,他們的系統反應時間為5秒,這相當于在地震波到達成都前的28秒,他們的系統就發出了預警。當地的相關部門和居民,只要手機上安裝了地震預警終端應用軟件,在接受到信息后,手機就會發出地震倒計時信號,提示他們迅速作出反應。
這次的成都預警,整個過程二十幾秒,離震中越遠的地方得到的反應時間越長,但越遠的地方破壞就越小,比如這次成都只是到有震感的程度,并沒有什么影響。真正在震中區破壞嚴重的地方,預警的時間可能只有三五秒,算上人員反應時間,可能并不起什么作用。
2008年的汶川賑災中,近六成的善款是直接捐給了政府部門。同時,還有大量的捐贈通過官辦慈善組織交給地方政府統籌使用。
此次賑災的一個新特點是,民政部不再限定救災捐款的接收單位,也不提善款匯繳,僅強調各級民政部門要依法履行對救災捐贈活動的監管和指導。不少公益機構,也從一開始明確募款方向。例如南都公益基金會把捐助方向明確為支持NGO在災區參與非物資、非硬件類的軟性服務,包括緊急救援期的災情調查、服務;過渡安置期的軟性服務,催生民間組織;在災后重建期NGO以社區為基礎開展的彌補社會損失提升社區能力的示范項目等。
天上有無人飛機,地上有單人駕駛的全地形越野車,各類專業救援隊伍的裝備早已是今非昔比。當天從成都通往災區的道路上,各類大型設備一路前行。機械優先,亦是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經驗。
民間救援大檢閱
公民志愿者在地震災區逐漸增多。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被喻為中國公民社會的“新起點”。五年間,中國的慈善環境變化巨大。萌生于草根的志愿力量走向組織化、專業化,政府對待民間組織的態度也更友好開放。經歷了官辦慈善機構種種丑聞,公眾對公益捐贈更加理性而挑剔,這讓五年后的雅安賑災,成為中國社會對民間力量的一次集中檢視。
企業力量
包括百度、搜狗、四川移動等網絡電信公司在內的12家企業,紛紛開通尋人平臺,并摒棄門戶之見,實現數據互通。
在此輪公信力與執行力的競爭中,最受矚目的,無疑是因2011年“郭美美事件”遭到重創的紅十字會系統。截至4月24日下午5點,紅十字總會收到7996萬元善款。與之相比, 作為中國民間少有的公募基金會,壹基金已在23日晚12點前募集到了1.29億元。
“其實每一家頭上都是一個堰塞湖。”王振耀指出,在“網絡引領救災”的環境下,公眾對政府、對NGO透明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公益機構需要更加謹慎、負責。
汶川大地震五周年到來之前,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又發生7級地震。汶川這五年一直牽動著人們的心,經歷了五年前那場大地震的人們,有的已重獲新生,有的失去了生命,有的正在盡一己之力參與蘆山支援回報社會……
廖智,她是綿竹漢旺鎮的一名舞蹈老師。
汶川地震中,她失去了婆婆和女兒,失去了雙腿。但災難并沒有擊垮她,她戴著假肢依舊舞蹈。雅安地震后,她奔赴搶險救災一線,戴著假肢送糧、送衣、送發電機、搭帳篷。
美麗的女孩,讓我們學會什么是堅強。
父親王洪武說,2008年5月12日,本是妻子的預產期。夫妻倆已經在蘆山縣醫院預約了那天進行剖腹產。但由于“512汶川大地震”時,蘆山震感強烈,5月12日當天余震不斷,妻子的剖腹產就延后了一天,女兒于5月13日出生。
“本以為她避開了地震,一生再無災難,誰知她的一生還是沒有逃脫地震。”媽媽說,女兒最臭美,喜歡畫畫和跳舞,最喜歡吃蘋果,愛穿花裙子。
17歲的姚華東是一名中學生,汶川大地震使他成為一名孤兒,如今他是蘆山地震災區最小的志愿者。
他在地震當晚即趕到了蘆山,分發物資,搭建帳篷,一刻不得閑。"成長中受了太多關心,現在我很樂意以行動感恩社會!"
她叫陸靜康(音),今年50歲。她的兒子五年前在512大地震中因車禍去世,而今天她17歲的女兒又在雅安地震中被自家房屋壓死,整個房子已完全垮塌,而她就這兩個孩子。
任何撫慰都無法再給這位母親溫暖,對于陸靜康來說,黑發人送白發人的痛苦實在不能再經受一次了,“老天太兇了,對我太兇了”。
資料來源:人民網、中新網、中國網、新華網、新浪四川、四川新聞網、四川在線、搜狐、財新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