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隨著國泰、南方等最早的一批公募基金先后成立,中國基金業開啟了發展的篇章。從我國公募基金業18年的發展歷程看,自2001年開放式基金的出現,推動了基金數量呈爆發式增長,在此也打開了中國基金業的成長空間,隨后各類基金大量出現。從行業規模看,截至2016年6月末,我國公募資產規模達到7.95萬億元,產品數量達3114只。時光荏苒,中國基金業逐步成長,如今迎來了18歲成人禮。
18年的光陰,在歷史的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于正在發展壯大的中國基金業來說則經歷了一個由幼稚到成熟、弱小到強大的蛻變過程。在我國,基金市場份額呈現階梯型增長態勢,不難看出,公募基金在資產管理方面一直擔任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么,與中國基金業共同成長的眾多公募基金公司,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歷程與成就呢?
“社會責任”四個字對于公募基金公司而言,從來不是說說而已。18 年來,他們已經將這份責任落實到行動上,愛心行動遍及祖國各地,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公募尤其關愛下一代,從組織學生夏令營到探訪留守兒童,從助學計劃到營養早餐,從愛心圖書館到捐贈小學,他們為孩子做了很多很多;而當自然災害來襲,社會各界攜手賑災,公募基金公司也不由分說地貢獻一份堅定力量,他們組織車輛開往災區,傾盡全力讓受災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公益善行,高山景行,公募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