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國五條”細則出臺期限已到,各地方版執行細則相繼出臺。《每日經濟新聞》對此予以關注。
盡管調控的大框架都來源于3月1日國務院出臺的“國五條”細則,但細讀之下,各地執行細則松緊不一。其中,北京和上海相對最嚴,北京規定單身人士禁買二套房,進一步提高二套房貸首付比例,上海要求強化二套房的貸款資格審查。廈門、大連等許多城市并沒有出臺執行細則,只公布了房價控制目標;深圳等城市將房價控制目標定為不超過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幅。
《每日經濟新聞》解讀:“國五條”細則落地。
樓市調控“國五條”細則出臺期限已到,各地方版執行細則相繼出臺。
盡管調控的大框架都來源于3月1日國務院出臺的“國五條”細則,但細讀之下,各地執行細則松緊不一。其中,北京和上海相對最嚴,北京規定單身人士禁買二套房,進一步提高二套房貸首付比例,上海要求強化二套房的貸款資格審查。廈門、大連等許多城市并沒有出臺執行細則,只公布了房價控制目標;深圳等城市將房價控制目標定為不超過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詳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已經發布的各地實施細則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將房價漲幅普遍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長速度掛鉤。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逐年增長的,以深圳為例,官方數據顯示,2012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074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6%,而從2006年開始的“十一五”時期,深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8.5%,2011年的增幅則進一步加大,達到12.7%。業內人士認為,盡管這一規定與外界此前 “可能與GDP增速掛鉤”的猜測有所出入,但似乎仍然給房價一定的上漲空間。【詳細】
3月30日,上海出臺地方版“國五條”細則——《關于本市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 《上海實施意見》)。雖然《上海實施意見》總共只有六條,但覆蓋七大領域,參與執行的部門,除了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外,還包括發展改革、金融、財政、稅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商、公安等七大部門,參與執法的機構或是歷次樓市調控之最。【詳細】
昨日(3月31日)18時許,深圳公布 《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共列出了8條主要內容。
是否執行“國五條”關于“20%個稅”的規定?深圳用“嚴格執行國辦發〔2013〕17號文關于出售自有住房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規定,充分發揮稅收政策的調節作用”這句話來表達了自己的態度。【詳細】
3月30日,京版“國五條”地方細則在沉寂了近一月后終出臺,瞬間冰封了沸騰的二手房市。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宣布,2013年3月31日零時至4月7日24時,本市房地產交易系統進行升級調整,其間暫停購房資格申請、審核及網上簽約。系統升級調整后,購房資格審核機構在10個工作日內反饋審核結果,新政顯然沒有給買賣者留出足夠的窗口期。【詳細】
3月31日晚間,合肥市也出臺了貫徹落實“國五條”細則的通知。不過,此次合肥市國五條細則并無多大亮點,其中關于全面限購、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二手房20%交易個稅都未提及。
合肥房地產行業一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合肥國五條細則之所以沒有像北京和上海那么嚴苛,原因主要是合肥市作為二線城市,在政策上面會有些拿不準【詳細】
昨日(3月31日),廈門市國土房產局公布了廈門市2013年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的通知,要求以統計部門發布的價格統計指標為依據,廈門市2013年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數同比漲幅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幅。
此次目標與2011年有兩點不同:一是上次目標為新建住宅,本次目標為新建商品住房 (不含保障性住房);二是【詳細】
3月3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刊發的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主要從限漲、限貸、兩成征收房產轉讓所得稅等方面進行調控。
昨日(3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同“國五條相比,重慶地方版的相關細則更為嚴格。不過,《通知》中包括“地價不能超過房價三分之一”等內容早在2009年已經執行。【詳細】
3月最后兩天,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按規定出臺樓市調控地方版細則,加上國務院規劃出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從中央到地方,從限購、限貸到稅收、信息聯網,新一輪調控政策再次被解讀為“史上最嚴”。地方細則對樓市影響幾何?銀行為配合此次調控有何新動向?二季度樓市能否停下上漲的腳步?調控政策還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完善?【詳細】
上海的“國五條”細則落地后,多數人關注細則中提到的20%個調稅的征收,卻很少有人注意到,細則中關于中小套型的條款,極有可能成為新版的“90、70”政策。只不過,這次比上一次少了更多的硬性規定,多了些可以調整的空間。
上海市3月30日出臺的《關于本市貫徹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的實施意見》提出,“對中小套型住房套數達到項目開發建設總套數70%以上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設項目【詳細】
京版“國五條”于3月30日露出“真容”,除“20%差額個稅”毫無懸念地落地外,限購政策再次升級。“‘國五條’政策目前來看力度是在疊加了2011年的 ‘國八條’基礎上再升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京版細則從政府監管、金融政策、交易稅費、土地交易、房源供應等多方面全面性的出臺系列有力政策,“再疊加最近執行的公積金等信貸政策收緊,量變到質變的調控效應肯定會明顯出現。”【詳細】
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之前頒布的“國五條”曾要求“繼續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落實好對首套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政策,嚴格執行第二套(及以上)住房信貸政策。”3月底,地方版“國五條”細則紛紛出臺,有關“國五條”涉及的銀行二套房貸款政策漸漸浮出水面。
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北京、上海、重慶等城市的地方“國五條”細則中并未明確二套房貸首付提高的具體比例,但是都體現了嚴格執行二套房貸政策的決心【詳細】
3月30日,上海版“國五條”正式出臺,由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印發該市貫徹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實施意見,要求本地銀行業金融機構 “嚴禁發放第三套及以上購房貸款”、“根據市場變化,適時調整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
有銀行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在現有考核制度下,嚴格房貸政策或提高銀行房貸議價能力。同時,經記者走訪,發現本地大部分銀行暫未對細則作出反應。【詳細】
新一輪房地產調控的各地實施細則已經揭開面紗,但房產稅鮮被提及。
不過,3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卻引發猜想,方案明確提到2014年6月底前出臺不動產登記條例,并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由國土資源部、住建部會同法制辦、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共同負責。
對此,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表示,不動產登記是房產稅出臺的必須前提。【詳細】
新“國五條”各地細則漸次落地,宗旨與目標是遏制住房投機投資,要讓以投資投機為主導的市場轉型為以消費為主導的市場,并把居民住房消費需求釋放出來。但是從“國五條”及其細則出臺的方式與程序、原則與內容等方面來看,整個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沒有根本性轉變。
2010年“國十條”之后,政府已經看到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核心所在。當時“國十條”遏制房地產投資投機的工具很多,相關地方職能部門僅選擇性使用,甚至于最有效的經濟杠桿工具不使用,讓中央政府不得不推出限購、限價這樣的行政措施。這些政策【詳細】
“國五條”之后,粵京滬等重要省市調控細則出臺,這些細則是以往某些政策的重現,在行政性限購上有所加碼。從長期來看,有兩條具有實際意義,一是嚴格執行20%的個人所得稅,二是個人住房信息聯網。這兩條都與房地產稅收改革有關。
個人所得稅是牛市助牛、熊市助熊的稅收。
粵京滬全都嚴格執行20%的個稅,在個人所得稅這只靴子落地后,各地商品房交易量將出現明顯下降,此前爆發式的交易將被一段時間的觀望所取代。如果此后通脹壓力增加、房地產價格仍然居高不下,20%的個稅將成為固定成本被計入房地產價格,房地產市場將繼續火爆【詳細】
3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厲樓市調控”的“國五條”細則趕在全國兩會開幕前突然發布。細則中明確提出“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個人所得稅”,這將會明顯增大交易成本,這也意味著樓市調控的實質性升級。
受此影響,很多買賣雙方爭相搭乘細則實施前的“末班車”,國內多個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已出現井噴式增長。【查看專題】